【政策干货】创建现代农业产业园,国家先补1个亿,省级再配套1个亿!
- 发布时间:2019-11-12
- 分享到:
从2017年到2020年,全国将批准创建300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2020年是产业园创建审批的集中期,因此,有必要先了解清楚我国对于现代农业产业园政策最新的补助奖励额度和申报创建的具体要求。今天,小编为大家整理了2020年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的6点政策解析。
国家把“五区一园四平台”作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而现代农业产业园,是“五区一园四平台”之一。
“一园”即指现代农业产业园, 是打造现代农业示范的载体、现代农业技术装备集成的载体、新主体“双创”的载体、优势特色农业发展的载体、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的载体。 “五区” 是指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这“五区”是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排头兵,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给的主力军。 “四平台” 是指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农兽药基础数据平台、重点农产品市场信息平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息直报平台。这四个平台将用信息化手段提升现代农业管理水平。 在加快推进新时期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开展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是带动地方产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 对发挥各地特色优势, 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进农业提质增效具有重要意义。 中农富通西部所承担的德阳市旌阳区“红光印象”都市现代农业园区项目↑↑↑ 产业园项目由各县级农业主管机构申报,要成立由农业主管领导牵头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领导小组,积极重视及配合相关创建工作;当地主导产业的经营企业可以作为参与创建的主体。 地方区县政府可对现有资源进行整合做规划,筛选出在当地具有优势的1-2个产业项目以及参与产业园建设的主导创建主体,来和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项目做对接。 1、同意批准创建的先行补助 每个批准创建的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只要同意批准创建,国家先行补助资金1亿元,省级配套1亿元,用于产业园建设,省级现在农业产业园配套资金5000万元。 2、验收评审挂牌后的资金补助 经过2至3年的创建,通过验收评审挂牌以后,国家再奖励几个亿不等的资金。具体奖励额度要根据产业园创建通过的打分情况确定,但奖励资金肯定高于批准同意创建时给的资金。 获批创建现代农业产业园的项目,可继续申报国家田园综合体项目(三年补助1.5个亿) ,数字农业试点项目(补贴资金3000万)等专项项目;而且享有优先审批权。 同时,国家其他农业方面的资金向现代农业产业园倾斜。 批准创建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期间可向国家开发银行申请贷款,利息1.5,贷款年限25年,贷款额度上不封顶。 国家每批准创建一个现代农业产业园,一般配套一个副处级编制,就等于该地方新增加一个副处级单位,新增一位副处级干部名额。 每个批准创建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地方政府均有机会获得中央奖励的建设用地指标资格;主管牵头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小组的领导级别,均有机会提升一级。
中农富通西部所承担的彭州市丽春镇君平花街花卉产业园核心区项目↑↑↑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认定条件
(1)主导产业发展水平全国领先。产业园主导产业实现“生产+加工+科技”的发展要求,种养规模化、加工集群化、科技集成化、营销品牌化的全产业链开发格局已经形成,农业生态价值、休闲价值、文化价值充分挖掘,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生产、加工、物流、休闲、研发、示范、服务等发展板块布局合理、相对集中、连接紧密。产业园年总产值超过30亿元,主导产业覆盖率达到60%以上,适度规模经营率达到60%以上,已建成大型原料生产区或产业带,形成对二三产业的有力支撑。农产品初加工转化率达到80%以上,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总产值比达到3:1。园区年总产值超过30亿元。产业园已经成为品牌突出、业态合理、效益显著、生态良好的优势主导产业发展示范区。贫困地区产业园产业扶贫成效显著,成为构建稳定脱贫长效机制的重要平台。 (2)中央财政奖补资金使用高效规范。中央财政奖补资金按既定方案使用、规范合理支出,突出重点、集中使用、创新方式,重点用于产业园基础设施建设和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在提升设施环境、科技支撑、品牌培育、产品营销、折股量化联农带农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并取得显著成效。中央财政奖补资金使用进度原则上超过80%。 (3)技术装备水平区域先进。产业园生产设施条件良好,生产经营信息化水平高。现代要素集聚能力强,技术集成应用水平较高,科技研发和技术推广体系健全,新产品新技术新装备开发应用成效明显,科研经费投入同比增长5%以上,与3家省级以上科研教育单位设立合作平台,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65%以上。职业农民和专业人才队伍不断壮大,年培训新型职业农民或农村实用人才总数达到200人次以上。生产经营体系完善,规模经营显著,新型经营主体成为产业园建设主体力量。 (4)绿色发展成效突出。产业园种养结合紧密,农业生产清洁,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80%以上,果菜茶等农作物有机肥替代化肥成效明显,秸秆、农膜得到有效处理或利用,农业环境突出问题得到有效治理。生产标准化、经营品牌化、质量可追溯,产品优质安全,园内农产品抽检合格率达到99%以上。绿色、有机、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比例达到80%以上。农业绿色、低碳、循环发展长效机制基本建立。 (5)带动农民作用显著。创新建立联农带农激励机制,形成合作制、股份制、订单农业等多种利益联结模式,园内30%以上的农户加入合作社联合经营,建立了一批“农户+合作社+公司”、“农户+公司”等发展模式,农民能够充分分享二三产业增值收益。农业保险覆盖面广,在帮助小农户节本增效、对接市场、抵御风险、拓展增收空间等方面的作用明显,促进了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园内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全县平均水平高出30%以上。 (6)政策支持措施有力。地方政府支持力度大,统筹整合财政专项、基本建设投资等资金用于产业园建设,在用地保障、财政扶持、金融服务、科技创新应用、人才支撑等方面有切实有效的政策措施,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强。水、电、路、网络等基础设施完备。 (7)组织管理健全完善。产业园所在地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建立由党委或政府领导牵头的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领导小组,统筹协调相关重大建设举措,及时解决重大问题。产业园重点工程进展达到预期目标。政府有效引导金融和社会资本投入产业园建设,多企业、多主体建设产业园的积极性充分调动,形成了产业园持续发展的动力机制。 (8)出现以下情况的“一票否决”。产业园如出现 “大棚房”整改工作截至2018年12月底仍不到位,中央财政奖补资金直接用于企业生产设施投资补助、建设楼堂馆所、一般性支出,发生重大环境污染或生态破坏问题,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提供虚假资料骗取创建资格等情形的,不得申请认定,并视情况追究责任。 - 上一篇:聚焦!农业产业强镇建设到底该如何建设?
下一篇:数字农业:物联网、5G、区块链技术的下一个战场